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建黨百年之際,中國日報網推出系列雙語動畫,邀請您跟隨總書記的講解,一起回顧黨的百年歷程,從黨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湘贛交界處的羅霄山脈,綿延起伏的竹林掩映著中國共產黨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井岡山考察時強調指出,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斗爭的偉大實踐,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和抉擇、對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成長具有關鍵意義。
1927年9月,秋收起義后,毛澤東選擇放棄攻打大城市,轉向湘贛邊界的農村,將紅旗插上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當時,根據地受到敵人嚴密的經濟封鎖,按照規(guī)定:連以上單位晚上辦公、開會只用一盞燈,可以用三根燈芯;不辦公、不開會時則不用燈。毛澤東帶頭勤儉節(jié)約,堅持只用一根燈芯。在昏暗的油燈下,毛澤東完成《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等光輝著作,指出了一條真正適合中國革命發(fā)展的道路。
一根小小的燈芯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國革命前進的方向,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fā)展,成為中國革命走上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開端。
1928年秋末冬初,在敵人的經濟封鎖下,井岡山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挑糧運動,也由此誕生了一條有名的“挑糧小道”。在這條小道上,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同軍民一起,靠著人力肩挑背馱把30多萬斤糧食運上了井岡山,解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給養(yǎng)問題,支撐了割據井岡山工農武裝的革命斗爭。
“挑糧小道”歷練出了無數的鐵肩膀、鐵腳板,擔起了中國革命的重擔,也指引著中國革命在正確的道路上從勝利走向下一個勝利。
“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zhàn)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井岡山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偉大實踐;見證了黨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血脈相連優(yōu)良作風的養(yǎng)成;更見證了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的孕育與形成。
“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不滅?!苯裉欤覀円Y合新的時代條件,堅定執(zhí)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